Juri Markkula
简历
Juri Markkula成长於芬兰,在被斯德哥尔摩皇家艺术学院录取之前,他来到瑞典的艺术学院读了一年预科。1997年至2002年间,他於斯德哥尔摩皇家美术学院修读美术系硕士课程。Juri Markkula擅长通过工业和科技中的美学元素,将化学转变为艺术。例如他的「RGB」系列作品 令人联想起放大镜下脆弱的树叶和草, 这改变了我们辨别自然与真实的看法。2017年以来, 斯德哥尔摩的火车站成为了Juri Markkula的一面大型画布,他用近似无数的马赛克玻璃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装置,象徵著艺术家具有表达工业生命力的能力。
展览
-
艺荟香港 — 由巴塞尔艺术展呈献
2020年11月27日 - 11月30日方由(展位:S14)将于11月26日至30日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艺荟香港」展出萧旭最新作品。此次展览由萧旭的3幅艺术作品构成,展览概念将延续2018年萧旭在方由的个展「潺澐」,重点展现艺术家在特有时代背景下的新艺术面貌。 萧旭的创作,精巧展现了他作为时代个体的内心状态。山水画向来是文人以自然世界之型,投射内心世界的表现。《刹那》中传统文人的秩序世界变为无序的溷沌,繁複的图像如同几何形的迷宫,其中流动着云、山、植物、城市等无限形象,自然的山水和代表现代人类生活的房屋在扭曲的震盪中互相倾轧。作者在本质上延续了传统山水画内心投射的模式,他选择当下的历史情境,激發出新的视觉含义。萧旭的绘画并非是对视觉经验的直接记录,而是从不同角度、距离、时间观察各个事物不同方面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重组再造,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对萧旭而言,重组的意义不仅是图像的形态或其真实存在,而是图像背后,我们所经历事件所带来的心灵触动,这份触动融入在宏大的、明暗虚实所渲染的视觉氛围中,被赋予了内在的、极具时代性的生命与力量。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诗歌和音乐在很早的时候就相辅相成,难分彼此。无论是诗中有画, 还是Ut pictura poesis,都是佔据中西文艺世界的长久议题。如果说文艺復兴老大师从希 腊先哲的数字比例中,求得和声与视觉之美的精确对换,那麽萧旭则是在一种近乎形而上 的层面,完成了诗歌音律与视觉形式间的意象融合,是在传统线索上的一次超然尝试。荷, 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经典母题。从南宋画院、明末陈洪绶、清代八大山人,到近百年的赵 之谦、吴俊卿、齐白石都留下了荷花绘画的作品。其傲然于世外的品性,自古获得众多画 家青睐,以致周敦颐曾感慨道:「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与前人不同的是,萧旭画荷时观察入微,静观而得其神,既有中国古画中莲花的清丽雅正,又包含其独特的音律和声之美。观看《野荷塘》,彷佛听闻迦陵频伽的妙音,其声和雅,如音绕梁。 萧旭此展所出作品,犹如徐累《寻仙不遇》中所谈那般,是一种「传统的復活」。萧旭以「现代性」的立场回望,角度發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他拥有一个当代的入口,进入了中国传统经典的虚空幻境之中。此次展出的作品,既表现了2020年众生存活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萧旭个人在创作之路的一段个人静思,他从现实的异变与冲突中汲取素材,从传统的山水与花鸟裡收穫灵感,步入了一段不同以往的深幽曲径。 方由同时将展出芬兰艺术家Juri Markkula的主要作品,例如「RGB 系列」等,这都是他利用科技将三者的关係以新颖的方法展现。 「RGB 系列」对于Markkula 来说,是一场颜色和光影的实验。而他利用3D 数码凋刻等为作品的「形式」(Art Form)表达。「RGB」是三原色(红、绿、蓝)的简称,亦是世上很多不同色彩的原体。「RGB」经常是让人联想有关电脑屏幕的色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深浅和灰度也是与「RGB」的亮度有所关联。 展会开放时间 2020年11月26日(星期四)下午2时至晚上8时 (私人预览)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上午11时至晚上7时 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11时至晚上7时 2020年11月29日(星期日)上午11时至晚上7时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上午11时至下午6时 地点 方由(展位:S14)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阅读全文 -
Interaction
2020年07月2日 - 08月15日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a new chapter at Ora-Ora, with a show by Finnish artist Juri Markkula at our new space at Soho 189. This show celebrates the hybrid...阅读全文 -
Taipei Dangdai
2020年01月16日 - 01月19日While Juri Markkula’s techniques reflect an attempt to equalis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art and technology, his subject matter surrounds the notion of “surfaces”. By creating three-dimensional textures, he constructs a...阅读全文 -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抽象智慧 2019年03月27日 - 03月31日2019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启幕之际,Ora-Ora方由美术画廊试图让公众看到新的思索:聚焦于一个并不陌生的名词A.I.——这是方由美术试图通过艺术来思考这一概念的一次尝试——其目标是通过探索A.I.的多层内涵,重塑大众对A.I.的认知;通过艺术为A.I.赋予新的理解、新的生命、新的能量。 言及A.I.,所有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她的直接所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及作为其直接载体的机器人。但其实,A.I.尚有一个全新的解释:抽象智慧——美国心理学家愛德華·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创造了这个短语,用来描述三种彼此独立的智慧类别中的第一种。 在心理学中,抽象与智慧的联系并不新鲜。1921年,美国心理学家劉易斯·推孟(Lewis Terman)提出“智慧是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重要研究结论,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的新的思索方向。愛德華·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认为:抽象智慧是语言的象征符号推理的核心,是智商测试主要测量的智力类型。以此为基础,联系“抽象”的概念而言,我们至少可以明白:(常人眼中往往被视作随意为之的)“抽象”其实并非无视结构框架(规矩),而恰恰是一种在框架中运行的形态。 于是就有了方由美术与之相关的思考:抽象智慧在艺术语境中该怎样理解?方由美术认为:这是一种兼有技术实践与社会情感,同时依附于抽象而呈现出的智慧状态。设想一下:假如将艺术家的抽象智慧付诸实践——像古希腊对于抽象智慧的理解:务实仁爱、一丝不苟、崇尚美德——如此这般,结果一定是充满着未知的。正是带着这份对未知的好奇之心,方由美术开始敦促艺术家们去竭力实现他们对于抽象智慧的诠释,去呈现与A.I.的传统定义完全不同却在情理之中的内容: 2019香港巴塞尔——方由美术将呈现一个抽象智慧在主动与潜意识中探索的旅程、一次带着善意情感的冒险。方由美术将呈现出艺术家最细致与人性化的味道,以此向世界展示:在A.I.里,技术与情感究竟会和谐交流还是倒戈相向……阅读全文 -
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
“黑:不止于色” 2019年01月17日 - 01月20日方由美术很荣幸参与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呈献精心策划的群展“黑:不止于色”。这次集体展览将在挑战观众看法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什么是黑?” 展览汇集了6位先锋艺术家的作品,这几位艺术家分别是来自中国的章燕紫(北京)、黄丹(北京)、萧旭(重庆)、派瑞芬(香港)、来自瑞典的Juri Markkula及德国的卡娜(Carla Chan),将探索黑色的动态与对其细致入微的描绘。 黑,作为颜色,分布于生活周遭,尽管简单而纯粹,却也因熟悉而显寻常。──见多了,则不以为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活动──而我们这场展览想要做的就是要以艺术的方式,重新探讨本属于“黑”那不曾磨灭之“奇”。 在中国古代,“黑色”的概念为“玄色”所替换。“玄色者,先染白,再染黑。”所以,尽管玄色的最终形态以黑色呈现,但其内涵远不止于表象的一团阴暗。在中国画里,“墨分五彩”,可知黑是可以表现出彩色意象的存在。显然,即便仅以颜色论,“黑”也不似当代人所一般认知的那样简单。以颜色为基点,若进一步上升至文化层面去审视,黑──这一概念则更显不凡。对于以华人为代表的东方群体而言,黑,是一个内蕴深沉、宽厚博大的符号、载体和形态,关乎于“道”:在太极图中,黑与白分别代表了阴和阳;而第一位统一六国的皇帝嬴政以黑色(玄色)为国色,则更会引人深思。在西方现代文明体系下,“黑”同样是一种深刻的存在:现代物理中的黑洞,会让人自然地想到东方语境下盘古开天辟地前的“混沌”之力。在工业领域,随著越来越多崭新染色技术的出现,黑色已经成为独特个性的代表色,更是变革的推动者,例如从马丁·路德到浪漫主义诗人,穿着黑色俨然是拒绝当代价值观的一种表现,也预示著一项革新的开始。 当我们在这个纷繁的互联网时代去审视黑色,当其只能以千百种颜色中的一种--这样的身份呈现时──这种认知显得单薄而非单纯。但若如上述,如果我们尝试去揭开附着在黑色之上的面纱,“黑”便开始显露她那深沉、神秘的本来面貌。“黑色”(或玄色)那看似一无所有,实则无所不包的本体,是我们精选来自世界各地的 6 位优秀艺术家组成这个展览的缘起和初衷。 他们在作品中关于黑(颜色、氛围、要素等)运用的共通点,触发了我们以这一主题支撑本次展览的灵感。透过这样一场颇具创意的展览,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绘画、雕塑、装置等多样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不同的意象表达。阅读全文 -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2018年11月8日 - 11月11日尊贵藏家预览日| 2018年11月8日 (周四) 下午2:00-8:00 2018年11月9日 (周五) 下午1:00-9:00 公众日| 2018年11月10日 (周六) 上午11:00至下午6:00 2018年11月11日 (周日) 上午11:00至下午6:00 地点| 上海市延安中路1000号 上海展览中心 E14展区 Ora-Ora方由美术阅读全文 -
“黑:不止于色”
2018年09月6日 - 10月13日方由美术很高兴能呈献“黑:不止于色”。此次集体展览将挑战观众看法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黑?” 展览汇集了7位先锋艺术家的作品,这几位艺术家分别是来自中国的章燕紫(北京)、黄丹(北京)、萧旭(重庆)、吴少英(澳门),来自瑞典的Patrick Nilsson、Juri Markkula,来自德国的Carla Chan,将探索黑色的动态与对其细致入微的描绘。黑,作为颜色,分布于生活周遭,尽管简单而纯粹,却也因熟悉而显寻常。——见多了,则不以为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活动 - 而我们这场展览想要做的就是要以艺术的方式,重新探讨本属于“黑”那不曾磨灭之“奇”。阅读全文 -
“引伸自然” —— JURI MARKKULA 与吴少英双个展
2018年06月26日 - 08月18日方由美术非常荣幸能够呈献 Juri Markkula 与吴少英(Cindy Ng Sio-leng)双个展,展出两位艺术家捕捉大自然本质的无限创意与两位在当中的对话。透过运用混合媒介和视频装置作品的独特搭配,是次展览 “ 引伸自然” 将展现出艺术家们将大自然升华后的创新角度。 是次展览分为两部曲:从6月中到7月中的第一部曲由艺术家Markkula 的作品作主导,另一位艺术家吴少英的作品作副导,互相辉映。而在7月中到8月中的第二部曲将安排展覧的焦点转换。整体而言,我们希望创造一个环境让两位艺术家透过作品精心构建一个视觉上的讨论。 来自芬兰并驻居瑞典的 Juri 将在本展览全面展出经过高度雕琢而超立体的《RGB 3D 系列》,利用工业化和机器化的方法扩大了大自然的颜色和深度。通过高度先进的科技和机械化的创作过程(如实验室级3D 扫描仪和订制3D 打印机),艺术家创作出胭脂红、蔚蓝和翠绿色的方形标志性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在故乡北欧森林中脆弱的生态环境。 现居北京的著名澳门艺术家吴少英的最新作品将体现对大自然的引伸概念,跟Juri 的装置艺术并置一起。在艺术实践的道路上,吴少英的态度是高度体验性和艺术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她善于混合各种的有机物和非艺术素材: 绿茶粉末、棕色咖啡渍、红葡萄酒、牛奶和酱油等,探索传统中国水墨中湖水和河流的气派、泼墨的底蕴和涵量,为大家创造了具时代感的艺术演绎。阅读全文 -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2018
跃进点亮 2018年03月27日 - 03月31日在2018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我们的艺术家拒绝了中间地带,而是充满力量,充电和爆炸,跳入光芒之中。 在比较古典与当代水墨时,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并列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精神上的飞跃。墨水本身闪烁,重新发明,激动和惊喜。我们呼吁我们的艺术家不辜负墨水本身的冒险和鲁莽的精神。 因此,在这个节目中,我们的艺术家不会试图在另一边安全着陆,他们正朝着他们寻求的光线飞奔,手臂宽阔得如鹰,愤怒地蹬脚,心律失常,笨拙而失去仪态。这个展览克服了恐惧和希望,转化成充满激情的动力和跳跃本身的兴奋。我们邀请观众一同手牵手与我们一起跳跃。阅读全文
新闻
-
芬兰艺术家Juri Markkula和香港 - 澳门艺术家吴少英之间的对话 – “引伸自然”
2018年07月27日Art Radar 当大部分的展览以同一个主题展出一个或一组艺术家的群展时,方由美术在这个夏天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小说:一场由两个章节组成的展览- “引申自然” - 将驻瑞典的芬兰...阅读全文 -
艺术家吴少英与Juri Markkula运用科技引申自然
2018年06月26日Zolima City Mag 推荐原因: 这两场由芬兰艺术家 Juri Markkula和澳门艺术家吴少英组成的展览,以高科技的创作形式探索了大自然的美妙。 简介: 将混合媒体作品和录影装置放在一起...阅读全文 -
芬兰艺术家Juri Markkula和香港 - 澳门艺术家吴少英的联合展览 – “引伸自然”
2018年06月26日Artsy “引伸自然” 将芬兰艺术家Juri Markkula和香港- 澳门艺术家吴少英的作品结合在一起,以一种非传统,机械的当代艺术形式呈现出一个定格的自然世界。阅读全文 -
大自然洞察者
2018年06月21日星岛日报报道 方由美术于今年夏天带来Juri Markkula与吴少英双个展,展出两位艺术家捕捉大自然本质的无限创意,以及两位在当中的对话,图为吴少英的《浩0354》。通过运用混合媒介和视频装置作品进...阅读全文 -
10 Hong Kong Art Exhibitions To See In June
2018年06月4日This summer, Galerie Ora-Ora is presenting a two-part exhibition that showcases the latest works by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