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Word Always Belongs to the Mountain
方由(Ora-Ora) 榮幸宣佈將舉辦英國出生、現居美國的藝術家史蒂芬·索普(Stephen Thorpe)的全新個展 「望岳」。 展覽將於2025年藝術月期間在方由大館空間舉行。 藝術家還將參與方由(Ora-Ora)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展位1B33)的群展。
索普重返香港——這座城市不僅是他舉辦多次重要展覽的地方,也是他曾任教於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SCAD)多年的地方。 在本次全新個展中,索普呈現了一系列全新作品,這些作品標誌著他在視覺風格上的微妙但顯著轉變——相較於之前的展覽「森林一角」(2022年)與「半意識」(2020年),此次展覽以「山」為核心主題。
展覽標題的靈感源於對山的細膩揣摩。 正如唐代詩人杜甫的五言古詩《望岳》所表達的,詩詞描繪了泰山的雄偉磅礴,讚美其高大巍峨的氣勢與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同時展現了詩人不怕困難、勇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與氣概。 全詩以“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岳,卻通篇無一個“望”字,卻能讓人身臨其境。 史蒂芬·索普的作品亦是如此,他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將山的意象融入作品之中,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縱觀歷史與不同文化,山脈始終被視為力量與神秘主義的象徵,既是神靈、苦行智者與神話生物的居所,也是凡人世界與神聖領域之間的界限。 它們崎嶇的山峰構成了人類野心與未知相遇的邊界,象徵著人類對超越自我的永恆追求。
索普在香港方由(Ora-Ora)展出的全新畫作,通過色調與質感的對比,審視了我們與這些具有文化意義的景觀之間破碎的關係,挑戰了我們對邊緣與充滿生命和意義之處的固有認知。 與早期的《角落》系列畫作類似,索普在作品中玩弄並顛覆了內與外的概念,創造了內省的空間,並邀請觀眾積極審視自己的內在意識。
遙遠的山脈以獨特的平面感和怪異的“非真實感”呈現,周圍環繞著精美複雜且質感豐富的地毯與掛毯。 通過這種由類似編織的邊框與遠山並置形成的質感對比,索普反思了現代生活的脫節——我們如何從自然、傳統和幾個世紀以來的確定性中失去根基,從而產生一種新的無根感,而他的畫作似乎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感覺。
方由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梁徐錦熹表示:「史蒂芬·索普 (Stephen Thorpe) 的新系列是一趟前往遙遠山脈的旅程,但與我們的社會和內在精神深深相連。 他的畫作展現了美麗的分裂、鴻溝、裂縫以及令人驚訝的和諧,讓我們在其中發現關於自己的啟示性真相。」
在「望岳」中,索普繼續探索精神分析的主題——尤其是卡爾·榮格(Carl Jung)的思想——同時借鑒了日本木刻風格傳統以及他成長地蘇格蘭自然風景的文化原型。 他精心構圖的畫作體現了二元性、協同與矛盾的動態交織。 這種張力體現在作品的方方面面:從用於創作半成品地毯的干刷技法到光滑漸變的風景; 從描繪掛毯等家居物品的繁複圖案到以傾斜視角呈現的靜谧自然場景,並以不祥的鳥類作為點綴。
藝術家將從紐約前往香港出席展覽開幕(詳情如下),並接受採訪。 展覽將伴隨一本刊物出版,其中收錄了美國評論家、歷史學家及當代繪畫領域權威聲音Barry Schwabsky撰寫的關於索普作品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