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Describe a Sunset

2025年2月13日 - 3月16日
概覽

方由榮幸呈獻當代藝術家鄭哈雷的個展「Never Describe a Sunset」,展期從2025年2月13日至3月16日。本次展覽聚焦於鄭哈雷的最新作品《木棉花系列》,繼續探索「偶然性」這個核心主題。此系列最初在疫情中萌生、發展並蛻變,藝術家透過木棉花的花瓣和形態,敘說他所察覺的生活日常的改變,嘗試用比喻的方式呈現翻天覆地的變遷

 

鄭哈雷的作品常探討「偶然」這個主題。在《木棉花系列》中,他透過描繪木棉花的形態,展現了生活中不經意的瞬間和意外的相遇。這些作品如同一個個偶然的邂逅,邀請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細節和情感。正如鄭哈雷所說:「繪畫是一個階段,你在尋找一些東西,途中可能會找到最好的,但這些最終都會逝去。」

 

木質棉花的鮮紅色花瓣在鄭哈雷的畫布上綻放,象徵生命的活力與堅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木質棉花的美態,更透過抽象的表現手法,揭示了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偶然性和意外之美。「Never Describe a Sunset」是展覽的標題,引用了藝術評論家約翰·伯傑(John Berger在20世紀70年代著作《觀看的方式》中的一句話。伯傑指出:「我們所見與所知之間的關係從未確定。每天傍晚,我們看到太陽落下,但我們知道地球其實正在遠離太陽。然而,這種知識並未完全符合我們所見的景象。」

 

在鄭哈雷的《木棉花系列》最新作品中,他增加了反射表面,引入了鏡面的光澤,增強了觀眾與作品的互動。這些作品通過花朵的抽象表現,引導觀眾對偶然性、巧合和神秘性的思考。花朵呈現出火紅色的斑點,令人聯想到羅夏墨跡測驗。畫中的主體似乎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時而出現,時而消逝。這種偶然性帶來的快樂或不適,體現在這些不期而遇卻偶爾有意義的邂逅中。

 

這些作品的尺寸多樣,從小型到中型不等,每件作品都包含了一些並非直接與藝術家本人相關的具像元素,這代表了在偶然性和直覺面前所獲得的自由。木棉花在中國文化中歷來視為英雄的象徵。中醫上可入藥用於治療,亦可用以製作涼茶。這種木棉樹在中國南方很常見,其花朵落下後,在城市的街道和人行道上形成了一片色彩斑斕的地毯。在鄭哈雷的藝術作品中,他重新發現了這種花的普通之美,讓它們見證此城所有日常風貌,無論偉大或荒謬,莊嚴或悲傷。

 

談到本次展覽「Never Describe a Sunset」,方由聯合創始人及行政總裁梁徐錦熹博士表示:「《木棉花系列》依賴觀眾的互動。這些作品會反射、演變並適應,每位觀眾都將對畫作有自己的印象與參與。 我們期待在即將到來的充滿活力的藝術月期間,迎接新老朋友來到畫廊。」

 

儘管木質棉的形態在鄭哈雷的畫布上顯得抽象,但其生命力依然不減。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木質棉花的美麗,更透過鮮豔的色彩和細膩的質感,傳達了生命的堅韌和希望。在疫情和動盪的背景下,這些作品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們的心靈,鼓勵大家在困境中尋找希望。

 

鄭哈雷與方由合作超過十年,並定期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展出其作品。鄭哈雷的個展將於2025年2月開始,並延續至3月的藝術月。

展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