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 Materia - The Primacy of Being
Ora-Ora非常榮幸地宣佈將為駐柏林藝術家唐子良(Joseph Tong)在香港大館畫廊空間舉辦其首次畫廊及香港個展—「Ex Materia - The Primacy of Being」,展期從3月20日至5月7日。Ora-Ora亦將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3年3月21日至3月25日)同步展出唐子良的作品。藝術家也將出席這兩個會場。
唐子良是一名多媒體藝術家,展覽將展出他的新紡織作品,即藝術家正在創作的Ex Materia系列的三個分支,分別為《Ex Materia》、《Ex Materia(Transfiguration)》和《Ex Materia(Chrysalis)》。
本展標題暗指人類對宇宙起源的永恆追問。雖然神學家們支持「從無到有」的概念,但其他人(包括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則斷言,創造是發生於 「從有到有」,即生命是從預先存在的物質中凝聚和出現的。
作為Ora-Ora主席和聯合創始人,梁徐錦熹博士說:「這是唐子良在Ora-Ora的首次個展,也是藝術家幾年來首次回到香港舉辦的展覽。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一周是突顯唐子良獨特視角的完美時刻:經典的、永恆的、完全當代的觀點。」談到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和方法,梁徐錦熹繼續說道,「我們知道唐子良是一位博學和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家,他的哲學膽識、涉獵範疇和敏銳度不斷令人驚嘆。」
唐子良的《Ex Materia (Transfiguration)》 (2022-2023)系列神秘、原始,世俗、日常。這組作品被組織在一個鏡像的構圖中,形成萬花筒般的樣式和統一的畫面秩序。該系列作品被設計為板塊式的,能夠以幾乎無限的組合和排列來懸掛和改掛。他使用溫暖而有觸感的織物作為畫布,形成了藝術和人類創造的微觀世界。唐子良採用羅夏墨跡實驗(Rorschach test)的視覺形式方法進行創作,以此回應他所感興趣的心理學領域。
唐子良的創作過程雖是概念性的,但操作過程卻非常專業。他先是使用圖像編輯軟件去創作一個數碼化圖稿的模板,然後打印到再生的聚丙烯和聚酯混合織物或純羊毛上,再通過在織物表面手工繪製水彩、油和蠟膏來完成這過程,使作品具備一定的圖像深度和色彩強度。
唐子良展出的全新作品包括六幅小型雙聯畫——《Ex Materia (Chyrsalis) Part I to Part VI 》(2023年)。畫中的蛹 (Chyrsalis)意味著疫症大流行後人們重新回歸了正常的生活,而鱗翅目圖案則借鑑了自然界中常見的對稱美的理念。關注唐子良的觀眾可能會注意到他新作品中的色調變化,從淡雅轉向了鮮豔。
作為一位視覺語言學家,唐子良並不執著於凸顯個人的標誌性藝術風格。他通過各種作品鼓勵觀眾去探究知識,這也反映了他自己在持續學習。他在倫敦國王學院修讀哲學,以此了解心理學、神話學和神學領域,我們可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略帶暗示卻又積極地探究這些主題。唐子良受一系列古典音樂家的影響,並受到費爾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和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詩歌的啟發。他是一位融合多學科知識且想像力豐富的藝術家,限制他的並不是想像力,而是物理及物料的可能性。
談到即將舉行的展覽,唐子良說:「我從 《Ex Materia 》中觀察到自然世界的押韻對稱性,而它與我在 Ora-Ora 的首場個展形成呼應。 在2023 年春天回到香港,更像是以一種極具詩意的、個人化的方式,去完成並調和這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