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e Cheung 張馨儀

簡歷

早期生活,觸覺的力量

 

張馨儀1983年出生於香港。從小酷愛畫畫,綠色是她當時最喜歡的顏色,因為這是她童年時期所生活在屋邨的牆壁顏色。她早期的藝術實踐主要是從雜誌和漫畫書中繪製圖像。她的父親是乒乓球教練,他為自己的學生製作了很多高品質的乒乓球拍。張馨儀對橡皮擦等觸覺物品的興趣可能部分來源於她兒時記憶自己父親用橡皮製作乒乓球拍的手握位。

 

倡導者和支持者

 

張馨儀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所私立學校教孩子們美術。即使在這個時候,她就開始收集他們所使用過的橡皮擦作為記憶和活動痕跡的注解。

 

她對教學的熱情部分來源於她強調社會上所有人都有充分發揮其潛能的權利,特別是那些因邊緣化或殘疾而面臨更多其它障礙的人。

 

張馨儀終身宣導殘疾人應擁有相應的權利,並在這一領域工作了十年。她曾在中國大陸的一個非政府組織擔任社區促進者,並為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做出過卓越貢獻。2015年,張馨儀出版了《殘疾資歷——香港精神障礙者文集》一書,該書探討並重新界定了殘障和殘障經歷的多重含義,試圖實現向社會包容的範式轉變,挑戰障礙與資源之間的二元關係。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她經營著自己的機構——殘疾資歷生活館,該機構旨在審查心理健康的公平性。

 

在一個充滿競爭和緊迫感的複雜世界裡,張馨儀的藝術作品成為了慰藉人心和為個人賦權的源泉。

 

教育背景

 

張馨儀的教育生涯是在社會參與的背景下進行的。2007年,她畢業於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獲得美術學士學位。2004年,她获得香港藝術學院美術文憑及視覺藝術證書。最近,她在2022年于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榮獲了應用人類學和社區藝術文學碩士學位。

 

影響

 

張馨儀受到過很多藝術家的影響,其中包括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黃賓虹、常玉、唐家偉、尹麗娟和吳冠中。這些藝術家們的共同點在於關注對心靈的探索,揭示關於我們自己隱藏的真相。她還受到過一些對她來說很重要的問題的影響,其中包括兒童的心理健康。

 

關鍵性主題

 

這位元藝術家對獨立的主題很感興趣,即讓物體成為主題。她的創作實踐以主、客體概念為基礎,這是一種矛盾的融合。在進一步闡述、深化她的觀點時,她利用橡皮擦、鋼筆或報紙等普通、尋常可見的物象作為具有主觀完整性的變形物體。

 

其它的主題包括無常,強調即時性和中間性。她的作品不受時間和歷史的限制。

 

模糊的歷史與不和諧的世界

 

張馨儀的藝術實踐包括「擦拭新聞」系列,這涉及到在新聞紙上擦試橡皮擦的行為。她的作品通過四個被稱為「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即是青色、洋紅色、黃色和黑色)的墨版,同時呈現出既液態又固態的特點,創造出一種對中國水墨的當代致敬。

 

當這些橡皮擦被組合成一件藝術品時,它們在保留各自的故事和動機的同時,也會呈現出一種群體身份。其結果徘徊在過去和現在之間,是觀點、悲傷之事和慶賀之事的綜合體,融合成一種持續而又短暫的狀態。

 

橡皮擦的使用是一種同時進行加法和減法的行為,因為它們增加了印刷品的體積和衝擊力,同時失去了一些本身的體積。這種介於硬和軟之間的過渡狀態是一種屬性,它將媒介與藝術家對即時性和中間性的探索聯繫在一起。

 

該系列作品融合了衝突的想像、世界觀和文化記憶,舒緩了不和諧的聲音,同時又佔據了一種短暫的無常狀態,在時間和空間中暫停。

 

東、西方相遇

 

張馨儀在倫敦學習期間繼續進行藝術實踐。她用橡皮擦擦拭英國的報紙,驚奇地發現英國報紙的顏色往往比香港報紙更柔和、更淺,甚至更接近于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色調。

 

在「擦拭新聞」系列的第五部作品《倫敦色調》(2021年)中,她將兩座城市的報紙合併在一起。摩擦是保留和消失的同時行為。歷史的演繹和相互競爭的地緣政治交織成抽象的色彩。

 

持續的發展

 

張馨儀的最新系列作品以倫敦的天空為靈感,去除新聞紙這一中間媒介,促進了藝術家對媒介和方向的直接應用。

 

藝術家直接用圓珠筆在橡皮擦上進行創作,繼續探索中間性和即時性。在她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色彩會在塗抹後的七天內發生變形和顯影。剩下的東西可能會與古典窯爐燒出的釉面相呼應,也可能與郊區日落時的明亮微光相呼應。

  

近期的展覽

 

張馨儀近期的展覽包括2020年在香港Gallery HZ畫廊舉辦的「Stains of Time」、同年在香港10號贊善裡畫廊舉辦的「HKFOREWARD20」和2018年在香港PRÉCÉDÉE 舉辦的「柔軟的石頭」。張馨儀榮獲過2018年香港人權藝術大獎亞軍,該獎項由Justice Centre Hong Kong頒發,並得到歐盟駐港澳辦事處的支持。

展覽
新聞